LEAP
第四讲回顾 - Nisa Leung分享中国医疗创新和投资形势
Updated: Sep 19, 2019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逐步开放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回到中国创业已经成为了不少海外医药人才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朋友久居国外,对国内医疗创业和投资的格局缺乏了解,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的创业环境。
7月20日下午,针对大家这一关心的问题,LEAP Entrepreneur BootCamp邀请了启明创投的Managing Partner梁颕宇(Nisa Leung),与大家分享了她对中国医药健康领域创新环境和投资趋势的观察,并结合机遇和挑战,为创业者提出一系列中肯的建议。如果你不小心错过了Nisa的精彩演讲,那不妨跟着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精彩亮点吧。

中美在创业领域的差异是多维度的。正如前文所言,中美两边虽然都鼓励创业创新,并辅以相关政策支持,但是两国的创业文化却有着很大的差异。Nisa从人才团队、产品创意、商业模式和融资四个角度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四者相互独立但也互相依联。例如在中国,创业多由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而在美国则是由技术创新引领。中国多注重在传统行业中寻找新的机会,而美国则倾向于创造新的需求。就融资环境方面,中国的有限合伙人 (Limited Partners, LP)偏保守,喜欢投资商业路径明晰的企业;而美国投资人对风险容忍度更高。

而针对诸多创业者所关注的上市问题,Nisa也从自己工作经历为大家解读了港交所和前不久刚开板的上交所科创板各自的特点。针对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港交所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于它允许“未盈利”但预估市值达到约2亿美元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企业上市。而对于之前生物制药股在港交所上市常破发的现象,Nisa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前期香港金融市场对于医药企业估值缺乏经验。之前所期待的类似纽约证券交易所或者纳斯达克存在的公司溢价并没有被市场接受,而随着在香港上市的新型医药科技公司摆正心态,合理定价,“破发”现象在近期已经得到了改善。
上交所科创板则以美国纳斯达克为目标,希望通过科创板的诞生集中资源促进对于国内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科创板目前采用股票发行注册制,对于盈利并没有具体要求。由于目前科创板刚刚开板,很多细节仍在讨论落实当中,例如谁来决定公司的估值以及如何保证信息透明等等,具体走向还有待继续观察。

Nisa对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未来发展表达了较为乐观的态度。面对在场的各位创业者,Nisa也分享了对目前国内三大热门投资领域的观察。
医药/生物科技
创新药:国内最受投资人关注的领域,包括生物制药、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近几年,由于前期成本持续走高,获取药物特许权(License-in)的模式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面临挑战。早先,由于中国市场潜力并没有被认可,中国市场特许证价格比较低;时至今日,类似的许可证价值已经大大增加,单单预付款可能就是过去的几十倍。这一现象也导致部分获得特许权的公司即使将药物推入市场,却无法盈利。部分面临困境的公司只能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融资去获得其他药物的特许权,进入恶性循环。
Me-too/Me-better: 有差异性或者一定议价空间的产品也备受关注。
研发外包服务(CRO):在中国加入ICH, 将全面提升自己行业标准的驱动下,CRO的发展依旧让人期待。
医疗器械
进口替代:仍是中国医疗市场的一个主流趋势。
自主研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中美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部分领域中国公司成为市场领头羊。
下沉市场:在国家分级诊疗的带动下,私立医院和基层医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将成为医疗器械的主要增长点。
健康服务
在线处方:国家对于医药分家的大力推进让医院的运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并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
移动医疗: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打破地理界限壁垒,帮助中国更多人口能够接触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但这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私人医院: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推进和对于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私人医院拥有了更大的议价权力和利润率。

当然,机遇的背后也往往蕴含了更大的挑战。在Nisa看来,目前的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市场的双重挑战,如何在规避这些挑战所带来的风险是每一个希望在中国进行生物医药创业的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就外部环境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仍会持续,加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于中资的严格控制,以及美国出口管制对于专利交易的限制,都一定程度阻碍了中资企业在美国的发展,甚至导致了中资在美国市场的退出。
从中国市场内部来说,整体而言中国的资本市场依旧处在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包括医疗健康领域,也都在摸索资本市场在自己领域中所应发挥的作用,一些行业领域甚至还未对外国和私人投资者开放。具体来说,资本市场相关监管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准出较为严格,兼并收购机制也还没有完全成型。除此之外,部分政策相对缺乏稳定和持续性,知识产权保护也仍待加强。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本土企业相关意识的觉醒,相关国际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一直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可以想象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会逐步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资本市场和创业环境。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Nisa非常耐心地回答了各位听众关于PD-1, Car-T, 中国药品定价,以及中国医药市场前景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个半小时的课,全程站无虚席。
LEAP Entrepreneur BootCamp系列公益创业课程正在继续。2019年夏秋首期十堂课,涵盖创业起步阶段所需的商业逻辑、市场运营、知识产权、法律、税务、沟通谈判、领导力等内容,均由业界领袖和专家主讲,硅谷现场和在线直播同步推出,期待您的继续参与。